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国家下达的9项约束性目标全部完成。PM2.5年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7%,优良天数比例69.1%、较2015年提高14.2%,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3.5%、优于2015年近20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节能家电、高效电机、节能泵等为代表产品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青岛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电、海上风电实现重大突破,以氢能为代表的先导性新能源产业赢得发展先机。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居全国首位。
(二)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一方面,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加快抢占绿色产业发展制高点。另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加速深刻调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资源供应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对我国资源安全造成重大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向世界作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但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三期”叠加阶段,迫切需要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同时,“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将催生规模巨大的绿色市场,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我省看,总书记明确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了优势和潜能。但也要看到,我省能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差距,工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挑战,绿色产业规模集聚效应较弱,污染物排放控制压力较大,绿色生活方式尚未成为常态,绿色发展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目标定位,迫切要求我省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切实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