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探索可再生能源应用新示范、新模式。推广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推进节能农业大棚、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深入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等,建立日常运行管护机制,开展“龙江民居”试点村建设。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药使用量减少5%,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8%,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60%、65%。(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发改委、省乡村振兴局、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公共机构领域能效提升工程。实施《黑龙江省“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扎实推进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替代、绿色办公等“十大行动”。重点实施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等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积极推广公共机构太阳能光伏以及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高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充电基础设施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行应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实施公共机构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全省不低于80%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到2025年,创建4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4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深化哈大绥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强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机制。制定“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规划,明确控制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科学谋划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项目。深入开展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新区、新城、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等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推进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牡丹江等市污水管网未全覆盖地市管网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工业、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加强重要支流污染治理,实施安肇新河、鹤立河、蜚克图河等劣V类水体水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开展松花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到2025年,PM2.5浓度哈尔滨市力争达标、绥化市达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5%左右,松花江干流水质达到良好。(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海事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