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情况监察。
监察内容:对是否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等情况进行监察。
结果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七条等规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监察。
监察对象:2020年以来通过市级节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监察内容:对是否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节能审查,并通过节能审查;是否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节能审查;是否落实节能审查意见要求等情况进行监察。
结果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六十八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第十三条、《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调整完善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的意见》等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和未按照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获通过,擅自开工建设或者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报请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撤销节能审查意见;对未落实节能审查意见要求的项目,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不能改正或者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3.节能服务机构监察。
监察对象:2020年以来开展能源审计、节能报告编制及其他业务的节能服务机构。
监察内容:对节能服务机构完成的能源审计报告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的真实性进行监察。
结果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六条、《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第六十六条等规定,对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审计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将违法行为信息记入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4.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监察。
监察对象: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被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单位。
监察内容:对是否按照规定公布能源消耗情况;是否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或者在清洁生产审核中弄虚作假;是否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等情况进行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