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首次提出以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减排目标
来源: | 作者:中国电力工程技术协会秘书处 | 发布时间: 1086天前 | 10382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京举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会议发布了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及2060年展望等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系统方案。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有关政府部门、企业、机构、高校代表参加,共同探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为促进气候环境治理、实现经济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会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致辞并作主旨演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作视频致辞,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智刚致辞。

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基于在清洁发展、电网互联、气候环境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对我国碳减排路径与能源电力转型方案开展了深入研究,于去年12月编写完成《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三项研究成果,提出以特高压电网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两个替代”),实现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双主导”),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双脱钩”)的系统减排路径与方案。

刘振亚指出,面对碳排放总量大、高碳发展惯性强的严峻形势,中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碳排放问题的根源是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两个替代”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刘振亚表示,中国能源互联网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和使用的基础平台,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将统筹发展与减排,加快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和电能广泛使用,在能源生产消费各环节、碳排放各领域对煤、油、气等化石能源进行全方位深度替代,以能源体系零碳革命加快全社会碳减排,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规划工程师
报考条件
报名流程
执业证书
报名入口